宜秀区居民张礼稳拿到安庆市今年棚改项目的首张房票(5月24日)江胜 摄
这是一次豪迈的极速奔跑,从零星到连片,从破题到攻坚,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美丽大宜城画卷快速铺开;
这是一次立足民生的深刻改革,从棚户到楼房,从忧居到宜居,越来越多的棚户区居民实现了“出棚进楼”,改善了居住条件;
这是一次果敢的创新之举,先安置后搬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安置周期大大缩短,一纸房票赢得民心、圆了民愿;
这是一场为期三年的攻坚战,市委、市政府改造棚户区的决心,显而易见,承诺,更是掷地有声。
三年800万 千万家庭圆了安居梦
今年全市再改造棚户区206多万平方米,东南西北12个地块纳入其中。当前,12个地块全部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在快速推进中,截至7月28日,2016年项目的7000余户居民已有近3700户签订征迁协议,势头良好。
棚户区,危旧住房代名词。
大观区热电路北巷,有一片上个世纪60年代形成的居民区,房屋低矮破旧,缺乏基础生活设施,103户居民公用一个旱厕。
经开区罗冲社区,城市重要出入口,沿线是30年前的自建房,七零八落,毫无规划。
两个片区,看似毫无交集,却因棚户区改造,命运紧密相连。
棚户区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块短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补齐这块民生短板,势在必行。
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市委、市政府结合市情,按照“D级危房优先、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市出入口提升”等原则,经过数轮论证、筛选,编制出棚改计划,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改造800万平方米棚户区。
一场关涉着住房困难群体生活品质的提升改造在全市轰轰烈烈地开展。“搭上棚改顺风车,打心眼里高兴。”70岁胡天顺今年住上了宽敞的新房子。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搬进热电路北巷9号平房,他在30多平方米的简陋平房里一住就是30多年。
“我家共有300多平方米,改造后,就能住到城里的大房子里去。”听说自家房子纳入改造范围,罗冲社区居民陆振海激动地说。
他们的经历,正是我市成千上万棚户居民的一个缩影。“推进棚户区改造,是造福群众,让群众获利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宜秀区委书记李顺琪说。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是百姓实现小康的基本条件。这趟承载无数人“安居梦”的列车一直在加速度奔跑。
2015年10月,棚户区改造攻坚战全面打响,历时短短5个月,涉及9个项目的109万平方米棚改任务首战告捷,4400余户居民通过货币化、房票、实物三种方式得以安置。
效益明显,力度加强。在去年大规模改造棚户区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今年再改造206多万平方米,东南西北12个地块纳入其中。3月,新一轮攻坚战再次打响。当前,12个地块全部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在快速推进中,截至7月28日,2016年项目的7000余户居民已有近3700户签订征迁协议,势头良好。
这样的成绩单再次表明,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
房票安置 赢得市民高比例“点赞”
房票无疑是棚改中的高频词汇,点睛之笔。目前有六成以上被征迁户选择房票安置,九成以上棚户区居民为这种新型安置方式点赞。房票实现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比翼齐飞,房产去库存成效明显。实施房票安置前,我市城区商品房去库存需要20个月。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商品房存量159万平方米,以近6个月平均销量计算,商品房去库存只需8.6个月。
一纸房票得民心。房票无疑是棚改中的高频词汇,点睛之笔。
安置速度快是房票最鲜明的特征,也是赢得民心、获得高比例“点赞”的法宝之一。
“上午签协议,中午就拿到房票,真快!”5月24日上午12时,在宜秀区中山大道北片棚户区改造项目红光社区征迁指挥部二楼,居民张礼稳拿到一张价值48万元的房票,下午就在附近买了一套商品房。
群众意愿是否得到充分尊重,是关系棚户区改造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房票是我市创新实施一种新型安置方式,老百姓可到政府指定楼盘购买商品房。“在东部新城和北部新城看了一圈,选择的楼盘太多,都挑花眼了。”大观区十里乡五里村被征迁户汪传生高兴地说。
“一口气买了6套房子,父母、兄弟姐妹都住在一起,大家都选到了理想的楼层,说明房源十分充足。”砂桥社区居民李升林一家20多口人同时住上北部新城的新房。
据统计,目前有六成以上被征迁户选择房票安置,九成以上棚户区居民为这种新型安置方式点赞。
“房票政策能够给予百姓充分自主权,根据自身需求,在不同区域、不同品质楼盘选择不同户型,让老百姓做到我的房子我做主。”市住建委主任郑家齐说。据了解,在城区范围内,已有43家房企的44家楼盘参与到房票中来,共发放四批次,共计1.5余万套房源,为广大被征迁户提供了充足的房源。
房票是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避免形成二次城中村的切入点。原来的棚户区改造,居民统一安置,不仅选择的空间小、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待时间长,而且极易形成二次城中村。
大观区石化路街道居民吕金华经历了两次征迁。上一次他和所有被征迁户迁至联盟新村居民楼。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当年安置点因为缺乏专业管理、基础设施薄弱等历史原因,再次成为城中村。
两次棚户区的经历,让他们家一直渴望搬进一处管理良好、生活有序的新式小区。
这次房票安置后,这样的隐忧不复存在。
房票实现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比翼齐飞,房产去库存成效明显。推行房票安置前,一方面是部分商品房空置,无人购买;另一方面是棚户区居民租房居住,翘首期盼新房早日建成。供求之间的鸿沟难以逾越。随着房票安置的实施,这样的问题迎刃而解。
“房票政策不仅解决了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问题,也解决了商品房库存问题,对推动棚改起到了积极的,重大的促进作用。”迎江区委书记尹志军说。
实施房票安置前,我市城区商品房去库存需要20个月。
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商品房存量159万平方米,以近6个月平均销量计算,商品房去库存只需8.6个月。
房票安置势必会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持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持续向好。
小小房票,一石三鸟,实现三方共赢的美好局面。
提速攻坚 以务实的作风啃硬骨头
是一场干部作风的锤炼。要让棚改顺利进行,群众早日住上新房,就要有务实的态度,实干的作风,啃“硬骨头”的精神,要把脚步丈量在百姓生活的空间里,为百姓解忧解困,为他们的幸福加码。
棚户区点多面广,改造任务繁重,如何顺利完成目标任务?
全面打响攻坚战,是实打实的冲锋号。
这是一场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必须坚决打赢的攻坚战。市委、市政府从国土、住建、发改、城投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棚户区改造专业队伍,集中办公,实现兵团式作战、扁平化指挥,市、区、街道、社区、拆迁户五级动员,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工作机制。
这是一场干部作风的锤炼。要让棚改顺利进行,群众早日住上新房,就要有务实的态度,实干的作风,啃“硬骨头”的精神,要把脚步丈量在百姓生活的空间里,为百姓解忧解困,为他们的幸福加码。
经开区舒巷棚改指挥部,15名工作人员在临时活动板房里,白天上门入户收集资料,夜晚坐在一起提问题想对策,汗流浃背,顾不上休息,只为早日实现居民搬迁。
“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因为我们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帮老百姓算账。吃透政策,为他们算好房票安置政策的优惠账。”迎江区大电厂二期棚改指挥部工作人员吴杰说。
砂桥居民苏传文在六安陪儿子读高三。砂桥棚改拆迁办3名工作人员带着协议书、认证表、丈量表驱车200公里,现场办公。
为帮助群众快速安置,圣埠指挥部工作人员还当起了“搬运工”。有一户居民家堆放了4000多箱鞋,指挥部请了10多辆货车,8名工作人员搬到早晨5点。“帮忙找临时安置点,安装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只要我们能做的都会去做。”征迁工作人员杨武毅说。
他们是全市几百名征迁工作人员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不分昼夜连轴转,贴心为百姓服务,民生的“短板”在他们的手中加长。
这是一场工作创新的考验。
各区在大干苦干同时,不忘创新工作方式。
迎江区实行每日一报、每周两次调度、每旬一次督察的工作机制,将压力层层传导,直至一线,迅速在全区上下形成背水一战、攻坚突破的强大态势。
大观区实行预征迁,每60户被征迁户为一小片区,这一片区全部签订协议才能启动征迁工作,形成“政府为主导,群众为主体”的棚改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宜秀区把市政府80号令、房票安置办法、征迁指挥部工作职责和制度、政策解答、房票安置流程图以及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印成小小一本册子,把老百姓需要知道的政策、疑惑的问题、沟通的方式都清晰扼要整理出来,让居民对棚改有初始的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月份以来,市经开区各项目指挥部分别成立临时党支部,统一管理,由党员干部分别领衔困难户,对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实践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
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棚改硬骨头被一个个攻破。
当前,棚改工作围绕“收尾、实施、筹划”三条主线依次展开,有序推进。
滨江片一期、中山大道片区、集贤路十里片区等今年项目改造如火如荼,大电厂二期、污水处理厂、机场大道等去年地块改造接近尾声,明年项目已经启动筹划。
如今,俯瞰宜城,棚户区连片改造、整体推进。短短几个月内,4000多户居民搬进新楼,更多的棚户区居民生活也因棚改而变得更加美好……(陈娟娟 程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