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装修网

400-680-0011

装饰公司

  • 装饰公司
  • 家居建材
  • 设计师
  • 工长工人
  • 效果图
  • 搜文章
  • 搜产品
  • 搜视频
如何挑选装修公司,大数据来帮你!

安庆清末民国时期的“老洋房” 显露昔日省城荣光

来自:安庆装修网日期:2016-08-22 11:17:07
有人说,一座城市的历史,是通过建筑来诠释的,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对于安庆这座古老的城市、曾经的省会来说,古建筑是历史最好的载体,清末民国时期建筑算得上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页。除了名人故居、教会医院、教堂外,还有大量的清末民国时期建筑以民居的形式与我们的生活连在一起。

“老洋房”是业内人士对清末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式样建筑的通俗称呼。这种建筑为仿西式建筑,三面或四面临空、装修精致、功能区分合理、结构较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向现代建筑艺术转化、创造民族建筑新风格的重要历史见证。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中,有大批这一时期的建筑,它们种类多样,风格各异,体现了各个城市的独特风貌。不但饱含了历史文化底蕴,还代表了一种中西合璧的时尚。有人说,一座城市的历史,是通过建筑来诠释的,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对于安庆这座古老的城市、曾经的省会来说,古建筑是历史最好的载体,清末民国时期建筑算得上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页。除了名人故居、教会医院、教堂外,还有大量的清末民国时期建筑以民居的形式与我们的生活连在一起。

安庆现存清末民国时期的圣教主座堂

 圣教主座堂

老省城安庆在清末民国时期既是皖省主要商埠、政治文化中心,又是交通要道,为通往长江中上游湖北、四川之孔道,属于西方势力重点控制的地区。西方传教士为在安徽扩展宗教势力和向中国内地进一步渗透,将安庆作为活动主要城镇。1840年以后,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取得东右坊民房12间,英国基督教传教士取得西右坊民房15间,开始谋取地皮,建筑教堂。安庆教案以后,迫于外国列强的淫威,安庆地方政府允许教士租借田地,建造自便,为西式建筑引进安庆打下坚实基础。

清末民国时期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一般为砖混结构,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这个结构优势,这种建筑往往能延伸使用空间、降低建造成本,也因此有着优秀的性能。安庆这一时期的建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近现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它们的设计、构造、风格,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建筑风格对中国的影响,又保持了中国民族传统的建筑特色。中西方建筑技术、风格的融合,在这些建筑中表现最为明显。它全面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演变,在建筑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意义。时至今日,安庆现存的大部分这类建筑保存完好,构成了安庆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风貌,安庆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作是“安徽近代西式建筑的博物馆”。 这些建筑在安徽近代建筑史上有独特的地位,是城市宝贵的历史资源和文化遗产。

安庆地处南北之中,交通便利,文化兼容并蓄,其建筑样式既有北方的端庄浑厚,又有南方的灵巧细腻。比较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的“西化”,安庆民国建筑可谓参酌古今,兼容中外,融会南北,堪称西风东渐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作为清末民国时期安徽省会,安庆的西式建筑按照类型有以下几种:

官方建筑类:民国时期,安徽省政府的行政机构均设在安庆,这些由省政府统一建造的行政类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是安徽内少有的。如国民党(左派)安徽省党部、国立安徽大学红楼、安徽省立图书馆、安徽省立通俗教育馆等。位于孝肃路210号的国民党(左派)安徽党部于1907年至1937年为安徽省教育会会址。该建筑为砖木结构三层楼房,采用中西合璧形式,门窗为弧形。壁柱用砖砌成椭圆券或平券,券旁做柱礅,顶上立花篮装饰,是文艺复兴时期壁柱的变体。前檐和左右两侧均置有宽广的内走廊。整个建筑显得庄重典雅。这些建筑物大多是三层楼以上的砖木混合结构的“券廊式”和欧洲古典式建筑。

公馆别墅类:外籍传教士以及达官贵人的公馆别墅,也是安庆民国建筑特色之一,其中以同仁医院具代表性。还有人民路近代建筑、四照园近代建筑、迎江寺大士阁等等,这些洋房千姿百态,宛如万国建筑博物馆。其中外籍人士建造居住的建筑均以砖木混合结构的“券廊式”和欧洲古典式建筑存在,建筑形式以洋派为主。而达官贵人居住的建筑大多是一、二层楼的砖木混合结构的“通廊式”也有“券廊式”,以本土建筑风格为主。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这是欧洲联立式住宅与中国传统的立帖式砖木结构的结合,成为安庆居民一种独特的房屋类型。这类建筑大多建有地下室,地基牢固,阁楼天窗一应俱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同仁医院建筑群,该建筑群由美国的传教士于1903年始建,1907年竣工。现存的二层楼房均属近代建筑中高档次住宅型,结构较为别致,采用木屋架、铁皮屋面,砖石承重墙,内设火墙、壁炉及卫生设备,有客厅、餐厅、厨房及数间卧室。外观亦颇秀雅,平面宽敞,装饰华美。讲究庭院绿化,所有建筑物掩映在名贵树丛之中,环境幽静。

安庆现存清末民国时期的天主堂

天主堂

公共建筑类:教堂及学堂、公共服务部门等。这一门类为西式建筑中最多,其中有基督教圣诞堂及其办公楼、中华圣公会天恩堂、圣救主座堂、天主教神甫楼、天主堂、六中神甫楼等。学堂类有安徽省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圣保罗中学、崇文楼等。公共服务类有安徽省邮务管理局。这类建筑基本都是砖、石、木混合结构,中西合璧型建筑,有的还较早的使用了水泥这一新型建筑材料,这在当时的中国也算首屈一指。当年安庆最高建筑——天主堂即为这类建筑的最佳代表, 教堂高大壮观,坐北朝南,呈十字形,宫殿样式。面阔三间11.70米,高19.75米。正面三个拱券门,正门上嵌有竖刻“万有真原”四字石额,两侧边门分别竖刻“仁基远奠”、“圣域洪开”石额。教堂分前堂、中堂、后堂三部分。前堂是钟楼,高四层。顶层内装铜钟,二层是唱经楼,中堂即是会堂,后堂为祭台。

安庆现存清末民国时期的圣保罗中学旧址

圣保罗中学旧址

普通民居、商铺类:清末民初,徽商在安庆以开钱庄、当铺、绸缎庄而著称,这一时期在市中心繁华地段亦有修建各类西式建筑商铺,当时以四牌楼、西街,国货街一带商铺林立,大小商号集中于此,现存倒爬狮街民国建筑5幢,忠孝街1号,锡麟街43号近代民居建筑等。这类商铺一般体量不大,中西合璧式,水泥粉刷南立面,临街立面一般多水泥或石质浮雕镶嵌,纹饰多万字纹、瑞兽纹、缠枝纹、云纹等中国传统花纹,一层为店面,二层为居住场所,楼顶多有罗马小立柱栏杆,偶有瓦顶。

可以说这些建筑既有不同,又有共同,总结为以下几点,一,大多为坐北朝南方向,偶有东西向,有院落之大门东西朝向,建筑主体多面南背北。二,建筑南立面或主立面均有石质或水泥砌面,也有用水泥货石质材料点缀立面,其次立面均为青砖勾白缝形式,偶有通体建筑为石质或水泥墙面,晚期出现红砖墙面。三,南立面大多有门廊贴于门前,门廊多欧式风格,有大小立柱和各式台阶扶手呼应。四,九成以上的建筑有地下室,使主体建筑高出水平面约50至100公分,和传统中式建筑相比,有良好的防虫防潮干燥通风之效果。五,大多为二层建筑,最高一座达5层,偶有单层和三层。即使单层也层高数十米,外观为规模宏大之高屋。六,教会医院或教堂等公共设施基本为厚铁皮屋顶,其余为中式灰瓦顶,外籍人士居住的还多有壁炉烟囱,屋顶气窗为普遍之形式,并多呈双数存在。七,楼顶天花多为木质,结构坚固,承重较好,多可上人储物,有的还在木板天花上满铺报纸,其上撒上厚厚一层稻壳起到保温、干燥、隔热作用,此做法为三普中的新发现。

不论西洋为主,中式为辅,还是中式为主,西洋为辅,安庆的这类西式建筑均给人一种中西合璧,洋为中用,和谐统一之美感。

近二十年来,安庆虽然对西式建筑做了一系列保护规划,但由于当时社会尚未充分认识到其重要价值,西式建筑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相当部分的优秀民国建筑未列入文保单位。随着城市建设加大,不少西式建筑在道路拓宽或旧城改造中被拆除,例如五巷口的民国建筑的强行拆除,有的西式建筑或建筑片区被随意搭建,设置广告和商业装潢等,被违建和现代建筑“淹没”了。可喜的是,安庆文物部门利用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契机,已经完成西式建筑普查,文中列举的西式建筑已经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安庆市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另外,本届市政府在对人民路改造工程中完整保留安徽省立通俗教育馆旧址并将加以修缮保护的做法已经得到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也让人们看到了政府对近现代西式建筑保护的决心和力度。未来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保护利用规划,制定西式建筑保护展示实施计划,将建筑群落“串烧”起来,推出老省会西式建筑精品旅游路线,打造城市品牌,使历史资源成为城市资产,彰显安庆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近现代西式建筑成为安庆城市建筑文化的一部分,也记录了安庆城市发展的历史步伐。感谢当时的能工巧匠,是他们创造了这些不能说话的建筑,又是他们给予了这些建筑生命,让它们将一个城市的灵魂得以延续,展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风采,形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 (宋庆新 文/图)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如何挑选装修公司,大数据来帮你!

免费设计在线报价

结合当地市场,大数据实时分析计算

手机版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