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的小院
“跨界小能手”冯唐,会做手术,但是却因他的“小黄诗”和小说为人所熟知。他曾撰写一篇文章《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描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房子要有十个要素。
房间面积要小,乾隆帝的卧房也不超过10平米;要有好天气;要有景色;附近要有走路三五分钟就能到的公园,也要有大学;有很多朋友;当然不可缺少的是,要有个大点的院子。
院子长点杂草,更有生活的野性,种点爬墙虎,则是生气勃勃。高低错落,满眼绿意。
而最最重要的是要有树,最好是像乡下小院那样的果树/花树。当开花结果之时,在树下支张桌子,摆简单酒菜,开顺口的酒,约三两朋友,看繁花在暮色里飘动,仿佛回到了农耕时代那最简单最淳朴,却也最动人的时光。
院子不需过分装扮,有鸟叫,有野猫,便是天人合一的佳作。
所以,当他在北京老城,后海以西,恭王府以北,发现这胡同里唯一一户朱门高墙的四合院时,他便将它收入囊中。
这个院子最早属于一个银行家,而这个文艺青年的入驻,让四合院的威仪多了份禅意。
房子部分栏杆采用透明材质后,光线更好,在这喝喝茶,看看书,一天便不知不觉过去了。
房子墙面没做大改动,但通过家具的选择,这里每个角落都有自己的调性。
柜子、椅子等用的是榫卯结构,看起来是和我奶奶家的一个模子出来的。
但放在一起,却没有不合时宜的土气。
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书房是他创作的地方。
有句很糙的话,叫做“狗住书房三年,也会吟风弄月”,我信。
世间嘈杂,书房里最好不要有wifi。
而对于爱书的人来说,一个人的书房是热闹的,走向了团圆的日子。
比起男人,女人更需要书房,而其重要成都不亚于女人需要衣橱。因为一个养内,一方安外,缺了哪个都会令人遗憾。
书房挑灯看桂花,雨夜温炉煮淡茶,
书房,花草,小院,还有好玩的东西,少有所依,老亦有所依,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