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思想的教师,办有灵魂的教育”是二中管理者长期追求的目标,把教师培养成“完整的人”、将学生培育成“有灵魂的人”是学校的职责所在。
安庆二中校长丁长青一直拥有着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同时也有为之奋斗的梦想———拥有同一性和特色性兼备的办学目标,梦想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现代化学校;拥有一支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出色的教学行为的优秀教师团队,梦想着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二中一张靓丽的名片;拥有开放、民主、和谐、进取的学校文化,梦想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拥有“真诚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情操和行动,梦想着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6月24日,高考成绩揭晓,安庆二中再创佳绩:应届一本达线294人,其中文科一本达线85人,一本达线率42%;理科一本达线209人,一本达线率35.5%;文理本科达线率82.4%。
木铎弦诵兴味长,春风化雨年年。群葩枝上总嫣然。朴勤敬爱训,沾溉百花园。肩负使命朝前走,回回磨砺攻关。征程接力赋新篇。拿云心事想,跃马着先鞭。(调寄《临江仙》)
舍是纲维 谁能著力
大凡走进安庆二中的人们,无不惊讶于古雅端丽的西式办公楼和运动场南边那一排茁壮苍翠的香樟树。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
是的,据1934年基督教《圣公会报·皖赣教区专号》第27卷第7期记载:“本校遵照我国教育宗旨并本着基督之精神创办于一八九五年,校址初在安庆二郎巷本圣公会座堂内,嗣于1903年在白花亭购地建筑,正式成立完全中学,名曰圣保罗高等学堂,七年毕业,为上海圣约翰大学及武昌文华大学之预备学校……”掐指算来,迄今已整整一百二十年!
白花亭,又名百花亭,原是亭名,后衍为地名,即今菱湖南路以北、宜城路以西、健康路以南、双井街以东这片区域。据传,亭子就在古城墙东北拐角处。菱湖,盛产菱藕,此亭高踞城墙之上,人们登亭北望,视野里一片白花,故称“白花亭”。百花亭畔,钟灵毓秀,真是读书求学的胜地!
1906年,安徽巡抚恩铭在百花亭创办安徽高等巡警学堂。1907年,学堂会办徐锡麟立志共和,枪杀恩铭,率众起义,动摇清廷,震惊中外,永载史册!
辛亥革命后,安徽都督府教育司司长邓艺孙(字绳侯),与都督府秘书长陈独秀、留日学者徐方汉(字皋浦)选址原安徽巡警学堂旧址,于1912年秋创建了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朴勤敬爱”,弦歌不已,成为安徽女子教育的重镇!
省立第一女师与私立圣保罗中学一墙之隔,恰似两条大河,源远流长,奔腾不息,1956年汇成巨流,安庆市第二中学就此诞生!
安庆是旧省垣所在地,是安徽现代史上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运动的策源地。“五四”时期,以女师教师舒德进为代表的安庆知识界妇女成立秘密组织“女子爱国社”,社址便设在女师;女中(1928年省立第一女师改为省立第一女中)教师、中共党员邹一平(字同礽)在这里传播马列主义真理;“左联”安徽分会刊物《百灵》在女中、圣保罗中学流传;圣保罗学生创办杂志《鸡鸣》,宣传进步思想。巾帼须眉,携手并肩,以天下为己任!这里不仅培育了谷羽(原中科院新技术局局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领导小组负责人)、王榕(原国家人事局副局长)等大批革命者,也向社会贡献了以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创建人之一,著名经济学家)、桂质柏(中国首位图书馆学博士、图书馆学专家)、苏雪林(著名作家、学者)、李国彝(世界桂冠诗人、院士)为代表的文教科技界精英。
2007年8月,有着近百年办学历史的安庆六中并入安庆二中,成为初中部(南区)。当你走进两区校门,便可看见镶嵌在教学楼墙壁上“朴勤敬爱”四个大字,这就是学校秉承的校训。
据现有史料,“朴勤敬爱”四字见于省立第一女中二十周年校庆纪念册《女钟》。1932年11月,正值国难当头,一女中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校庆活动,校长程勉诚邀师生撰文纪念。葛冰如老师在《本校之生命力》一文中盛赞“朴勤敬爱”校训,她把学校看作一个成长着的有机体,“生活机能,秩然而备,凭此机能,续续冲动,于是举凡有机体所应具之自由活动与夫发达诸象,因此形成。此冲动所以能续续不已者,生命力致之也。”她认为,学校的生命力首先表现在校容校貌的变化发展方面,“如细胞之迭为代谢也”;也体现在“校务开张、学程进展”等内在管理方面。学校的发展“亦有物焉为之纲维”,“本校揭橥之朴勤敬爱即其物也。……四言虽简,大义实宏。所谓勤以研学,朴以节物,敬以立身,爱以合群,悬为信条,名曰校训。二十年之生存持续强固发达与夫共同要求之生命力,刻不停顿,续续冲动者,舍是纲维,谁能著力?”
“朴勤敬爱”校训润泽师生灵魂,是先贤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二中人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指路明灯!
而今,安庆二中内,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旧址修复一新,内设“徐锡麟起义纪念馆”。学校规划并整治其周边区域,安放徐锡麟汉白玉塑像;又将抗战时期学校防空洞建成“勿忘国耻—————日军侵略安庆图片展”。把它们作为用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金声玉振,独树一帜;弦歌不辍,盛负荣光。学校现为安徽省示范高中、安徽省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示范学校、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防震减灾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科研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安徽省先进集体等称号,桃李天下,声名远播!
传承创新 永葆生机
创新教师队伍管理 夯实学校发展之基
余永安是安庆二中目前仍然在班主任岗位上的特级教师之一。下课,有的学生喊着“老余”,他朝着喊他名字的学生方向望去,眼镜背后的那双眼睛总是笑眯眯的。
他曾经带的一位学生脾气火爆,甚至发生过很过激的行为。“如果当时按学校以往的惯例:给予严重警告或者让他退学之类的处罚,这个孩子可能走向了另外的一条人生之路,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在余永安看来,学生所犯的错误,即便是严重一点的错误,也是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没有不犯错误的人。老师就是那个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帮助他改正错误,走出困境,找到自信的人。
“在道德与法律之间有时就是超越了那么一点极限。”身为数学教师的余永安在黑板上为那位学生画了一条“道德曲线”—————告诫他:原点就是一个临界点,向右是正数,是我们倡导的“道德”线,而向左是“负数”,是“法律”区间。你的行为正在趋向法律管辖的范围。
形象直观的比喻,让学生认识到所犯的错误是一个严重性的错误,余老师给了他一次重新改正的机会。学生也特别珍惜,不断地改变自己,浪子回头,脱胎换骨,高考时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发自孩子自身向好的内趋力,竟考了600多分,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
安庆二中在岗特级教师现有7名,今年特级教师申评中,全国优秀教师叶玉琴又通过评审。今年安庆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审,学校又增加了4名学科带头人、7名骨干教师。
“老师真的很爱我们,她就是我们的亲人。”2012届的学生李澄这样回忆班主任丁淑贞老师在军训时的情景:
“我们在操场上训练,她就坐在离我们最近的台阶上看书,陪伴着我们,时不时地抬起头,关注着我们。当看到我们在炎炎烈日下挺拔的军姿,整齐的步伐,老师就竖起大拇指,夸我们了不起。记得一次班上一位女同学晕倒了,老师急忙将她搀扶到阴凉的地方,一边给她擦汗、喝水,一边安慰鼓励她。”
“教育需要名师。名师之名首先需要有教育的情怀,只有将教育融入自身生命的一部分,心中有梦、执着追求的人才能成为名师。”校长丁长青说。学校制定了《安庆二中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对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目标要求,也加快了教师轮训的步伐。自2011年起,共派遣六批55名骨干教师赴上海敬业中学、光明中学、洋泾中学等名校挂职培训。开展青年教师拜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迄今已举办了七届。
“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们在观摩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一篇篇生动朴实的文章记录着他们的学习心得和反思质疑,体现着他们的思想力,也成为日后教学实践的动力源泉。2014年,汪旭阳老师荣获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王玮、胡媛媛分别荣获安徽省历史优质课、化学实验说课及技能比赛二等奖。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质量。”实际上,教无定法,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
“数学是美丽的。”多年的教学生涯,胡秀萍老师逐步形成了课堂教学 “求美”的艺术风格。这是一位不用任何教具就能画出与圆规一样圆的数学老师,她的数学界同行还送给了她一个绰号:“胡一等”———只要是她参加的任何比赛,总拿一等奖。她挖掘课程的内容之美,设计课程的架构之美,探索教法之美,运用简洁的教学语言表达之美,追求一题多解的方法之美……力图把学生带入数学王国的优美境界,以美的享受、美的创造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热爱。
“对解决一个问题的方式,我找到了,讲给学生听。他们听懂了,我看到学生由开始的紧锁眉头到舒展的眉头,我就特别快乐。”生物学科的苏政方老师认为,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用最简单、最朴素的语言让学生们能听懂所谓深奥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去年底,二中副校长邱国民领队赴合肥参加安徽省教科院召开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项目启动会议,安庆二中继成为省新课程实验样本校之后又成为该项目省级实验学校。
邱国民介绍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学校课程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内容建设是否精当,实施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课程问题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永恒问题,课程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学校着力课程创新,在高一年级开设拓展型课程,在高二年级开设校本课程。两种课程近百门课目,涉及语言文字、人文历史、艺术审美、自然科技、休闲健身、信息技术等领域。
2014年11月27日,在学校教研活动室举行省级课题“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研究”、“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中期成果报告会,省级课题负责人司琴、何凌、姚海云三位老师汇报了课题中期成果。12月30日,《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与数学软件技术的深度融合》、《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初中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创新案例研究》三个省级课题开题,特级教师余永安、市学科带头人叶玉琴及市骨干教师胡媛媛三位课题负责人汇报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创新德育特色体系 畅通多样育人渠道
2010年以来,每年高三学生出席的最后一次晨会,打乱了平时高一、高二、高三依次排序,将高三放置中间,高一、高二的学生全体转身,面对高三学子,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为他们鼓掌,为他们加油。
这样的时刻,台上的校领导,台下的教师、学生,不少人眼眶湿润,场面温馨而幸福。以这样的形式让高三学生参加最后一次国旗下的讲话,只是安庆二中“日日好晨会”的一个缩影。
去年8月20日,安庆二中第九届德育工作研讨会暨第六届百花亭论坛召开。副校长杨春代表学校作《拿什么提升我们的核心发展力?》学年度德育工作报告,倡导每位德育工作者从“理想与师德、视野与方法、课程与选择”三个方向来提升学校的核心发展力!百花亭论坛是班主任交流经验的舞台,刚刚退休的资深班主任张晓玛老师应邀传经送宝,张老师《三年一盘棋》的报告,从43年教书育人生涯的点滴入手,给与会者上了一堂感人的示范课、导向课、激励课。
18周岁成人仪式、心理健康辅导、拓展释压游戏、毕业典礼、主题晨会等主题活动,构筑了毕业年级学生活动的主体框架,凝聚了学校与学生的情感,成为学校进行人文教育、塑造学生成人的重要载体。
高二学生程沐阳在《别把文明扔了一地》的演讲中反思:我们每一个人不经意间的一次乱扔垃圾,看起来也无伤大雅,不足为“罪”,但,实际上却暴露了我们在文明素质中忽略了“小”,如果把每个人文明素质中的“小”集中起来,就会成为国民文明素质的大问题,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校园科技节着眼于展示学校的课程文化、学生多才多艺的风采,让学生动手动脑,展示一技之长。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了八届校园科技节,届届创新,已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校园品牌活动之一。
“体育·读书节”旨在通过对运动与阅读的倡导,让学生在书香浓郁的氛围中品味经典的魅力,在激情绽放的体育活动中展现英姿。“体育·读书节”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学生参与面越来越广,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
心理健康节目前已举办四届,活动由学生层面辐射到家长群体。
2014年9月,宋红兵老师制作的《暖烛》、徐蓉莉老师制作的《做学生温暖的船长》分别荣获安庆市第二届教育微视频作品一、二等奖。在全市德育论文征集活动中,江为峰老师、陆瑜老师的论文荣获一等奖。班主任汪旭阳老师荣获“安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安庆市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并于今年荣获安徽省“江淮好班主任提名奖”。班主任群体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同。
创新学生活动文化 营造优良成长环境
“我们想为母校的樟苑之声语言艺术社团尽一点绵薄之力,因为社团培养了我们。”刘磐等8位同学在去年暑期领到了学校顾恺奖学金后,最先想到的是为学校图书馆捐书。
安庆二中毕业生詹沁,2013年6月,利用假期到舒城一所希望小学义务支教,他发现农村小学生缺少课外读物,就告之母校,在方高、左志林老师的倡议下,原高一年级七个班的学生们积极响应,捐赠图书几千册。
在这所学校,社团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能提供学生“人人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学生自发成立的社团多达28个,社员近千人。诸如百花亭文学社、逸轩美术活动中心、海蓝航模俱乐部、地理兴趣小组、樟苑之声语言艺术社团、聆音社、漫研社、安二篮球社、荨影摄影社,IDO青年志愿服务队等等。在团委的指导下,社团自主开展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如辩论社培训辩论基本流程、技巧等。不少社团出版期刊,文学社社刊《樟苑》曾获全国优秀学生社刊奖。学校探索着,把社团活动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
在安庆市区第三届中学生社团文化节活动展演中,樟苑之声语言艺术社团荣获“特色中学生社团”称号。
在安庆市第四届明星、优秀中学生社团系列评选活动中,百花亭文学社被评为“安庆市明星中学生社团”;漫研社、IDO志愿者社被评为安庆市优秀中学生社团。
2014年8月,学校模联社参加安徽省第三届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五位同学受到表彰。今年3月,学校承办安庆市第二届中学生模拟联合国会议,广受好评。
2014年、2015年,在安庆市教体局举办的主题读书演讲比赛中,语言艺术社的洪婕、倪宇峰同学获安庆市一等奖。
社团活动发展了个性特长,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语言艺术社衍生出来的爱国主义主题读书、实践活动,成为学校德育的传统活动和特色活动,学校也因此两次荣获全国爱国主义主题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
传承凸显底蕴,创新驱动嬗变,发展注定精彩。安庆二中走在创新的道路上,与时俱进,跃马扬鞭,必将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谱写出更加灿烂的华章。律曰:
风雨花亭畔,崇楼栉比连。先贤创业难,后任续篇虔。师长勤教诲,诸生乐钻研。回望来路远,抖擞又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