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台共接力
9月29日晚,黄梅戏艺术中心内,黄梅戏舞台剧《忠魂曲》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致”:没有大制作,没有名角,舞台简单,演员稚嫩,却演得质朴真挚。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自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
国庆当日的评论会,评论了前两日上演的《忠魂曲》和《李离伏剑》。前者是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同台的联袂之作,后者由县剧团29岁青年演员担纲主演。专家认为,作品“不亚于任何省市剧团手笔”。
今日的前辈,也是过去的学生。
远在江苏盱眙县黄梅戏剧团的黄珍珍和她的同伴们也带着《好大一个家》回到家乡登上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的舞台,“我自己是安庆人,毕业于黄梅戏校。”9月23日,黄珍珍在后台一边化妆一边逗着自己的孩子,她说:“我自己常年在外演出,孩子都在安庆这边由父母带,去江苏是因为那边的黄梅戏氛围不亚于安庆,而且非常重视我们这些从学校出来的,让黄梅戏唱遍南北也是好事。”
“我们都是从安庆戏校经过4年的学习走出来的。”马鞍山当涂县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荣芬说,“当时团里20多个人,都是到安庆戏校来学习的,我是91届的,现在是团长。而安庆,仍然是我们黄梅戏人心里的故乡。”这样的一幕,多年以后或许还会上演。
《忠魂曲》编剧李光南告诉记者:“我们是教学单位,主要任务还是教学,排大戏是为了培养黄梅戏创作中各个环节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基地。”
青年演员挑起大梁
2010年,一批毕业生从黄梅戏校和安庆师范学院毕业,当年的他们还是生涩稚嫩。五年后,他们组成的再芬青年团却惊艳了整个宜城。
“来团的第一件事就是训练,三个月基本功的封闭训练后再去合肥集训半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说,“青年人才是黄梅戏艺术传承的关键所在,我们老演员要蛰伏起来、要让出舞台用心培养他们。”
五年后的汇报演出,20多名黄梅新星集体亮相,唱念做打样样精通,道效灯服行行拿手。22岁的余平在9月25日展演的《靠善升官》中担纲女主角。回想自己一路走来,她说:“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比如我的第一场大戏《五女拜寿》,我演的是二女儿,角色内心的变化和情感的递进我演不出来,前一两场都像走过场一样,什么感觉都没有。”李萍老师手把手教她,“那种撒娇的感觉、嫌贫爱富的情绪等等,一点一点的教。余淑华老师也会把自己对这个角色的演出经验告诉我,但不会要求我按照之前的来完成,给我自由发挥的空间。”余平说。
“青年演员在这次展演中表现的特别抢眼。”《中国戏剧》杂志主编赓续华说,无论从拉开展演序幕的青年团演出和中型黄梅戏《途中》,还是震撼开场的《小乔初嫁》,再到掀起高潮的《寂寞汉卿》《凤鸣宏村》,直至刚刚落幕的《李离伏剑》……青年演员都挑起了大梁,而他们的表现让戏迷专家们都看到了,黄梅戏传承的大旗已稳妥的扛在了他们肩头。
以师带徒破软肋
“以师带徒,师徒传承”是戏曲人才的传统培养模式。在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看来,黄梅戏艺术作为口传心授的传统艺术,并不缺职业教育,缺的恰恰是传统的培养模式。于是他破艺术软肋,收弟子,共登台,展成果。
《大清贤相》在34天的排练中排出了老中青三组,师徒同台同演一个角色的先例在黄梅之乡上演。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8月25日,《大清贤相》序幕后,黄新德脱下张廷玉的戏服,徒弟马丁以张廷玉的妆容走上舞台。今年27岁的马丁说:“和师父同台同演一个角色我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压力。因为我并没有拿自己的演出和他做比较,仍然是在学习和锻炼的过程。”2005年从学校毕业,10年舞台经验,8年龙套,张廷玉成了马丁首个主角。
这出戏里还有黄新德的另外三个徒弟:王琴、熊东旭、虞文兵。王琴在师父的鼓励下捧得“梅花奖”首次跨行成为老旦,熊东旭收起贪玩的性子兢兢业业饰演女二号,毕业不到两年的虞文兵便成为黄新德的关门弟子饰演男二号。“这是我们这一代不敢想的,不跑个十几二十年的龙套不可能挑大梁,甚至跑一辈子的龙套也不可能出头。”安庆黄梅戏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潘文庆说。
“安庆是黄梅之乡,但要用作品来说话,没有人才就没有作品,没有作品就没有影响力,薪火相传中才有黄梅之乡。”黄新德说,“老朽只是铺路石,重振黄梅靠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