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合肥市蜀山区,安徽大学老校区的操场上,一长排精美的类似于贴画的东西迎风轻荡,“好漂亮,这是什么?”多位年轻的学生好奇的过来,“这是火花,也叫火柴皮,就是以前用的火柴盒上的贴标。”来自安庆潜山的华嫩齐一遍遍地解释,今年41岁的华嫩齐,收集了2000多套共32000多枚火花,已在全国636所高校展出了。
华嫩齐1994年曾在火柴厂工作了半年,后来辞职做起了服装设计,但也在这时候他开始了火花的收集。“火花其实是个很特别的宣传载体。”华嫩齐告诉记者,上个世纪,资讯不像现在这么复杂,很多人家都没有电视机。而火柴是能进入到每家每户每个角落,所以当时很多政策都是通过火花来宣传,包括“科学育儿”等常识内容。华嫩齐收集的火花里有很多带有浓重的年代色彩,其中一套《红色年代》的火花,表达的是全国热火朝天忙生产的场景,一套70多枚,包括《毛主席和青年农民》、《毛主席视察重型机器厂》。
1997年,华嫩齐开始自费在全国高校巡展,华嫩齐认为,火花就是一部“小百科全书”,“让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如今华嫩齐已经走过了23个省,在636所高校里展出了他收藏的火花。日前来到了安徽,已经在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进行了展出,本周五、周六将在安大新校区展出,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往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