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装修网

400-680-0011

装饰公司

  • 装饰公司
  • 家居建材
  • 设计师
  • 工长工人
  • 效果图
  • 搜文章
  • 搜产品
  • 搜视频
如何挑选装修公司,大数据来帮你!

家装业万亿级市场容量 为何难成就大企业

来自:aq.zhuangyi.com日期:2016-04-23 11:06:34
发展十余年的家装行业,在有着庞大需求的市场环境里,为何就没能出现一些真正的“江湖大佬”呢?从笔者长期服务于家装行业的亲身体会看,家装行业及家装企业确实与其它行业不同,大致可以用“乱”和“错”两个字来概括,“乱”在行业,“错”在企业。

人们从广告上常看到不少戴着“全国”乃至“亚洲”各种光环的装修公司,什么“十大”、“百强”、“标兵”、“龙头”、“旗舰”、“航母”,五花八门的头衔彰显其来头不小,不少装修公司还专门设置“形象墙”,上面挂满了造型各异的荣誉牌匾,意在展示一副大企业的完美形象。事实上,在一年1.5万亿市场总量的家庭装修行业里(2014年住宅装饰装修全年完成工程总产值1.51万亿元),只要做到百分之一的市场占有率,年营业额就是150个亿,但至今没有一家装修公司做到这个量。从数据上看,中国的家装业没有真正的大企业,所有的老大都是一种假象。

发展十余年的家装行业,在有着庞大需求的市场环境里,为何就没能出现一些真正的“江湖大佬”呢?从笔者长期服务于家装行业的亲身体会看,家装行业及家装企业确实与其它行业不同,大致可以用“乱”和“错”两个字来概括,“乱”在行业,“错”在企业。

行业“乱”,市场无序

就家装行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行业,全国到底有多少家装公司?谁也没法获得一个准确一点的数据,全国也只有家装行业同时并存两个行业协会,一个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另一个叫“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两个协会自上而下到各省市都有分支机构。前者以获得建设部或建设厅资质证书的装修公司为主要会员组成,后者自行发放设计与施工等级资质证书。两个协会各自宣称正统,也都有相应的中央部委为各自的主管部门,各自招募会员,而有的会员同时加入两个相同行业的协会。各家都在收取会员费,都在下发文件,都在同一行业,都在搞各种名目的评奖、认证。此外,由于过份关注价格的大量存在,还有许多装修公司只有《营业执照》而没有任何一家协会的资格,更甚者连《营业执照》都没有的装修游击队还大量存在,这一现象足见家装行业的“乱”。就行业协会来说,目前绝大多数处于无力状态,它的、服务、协调、促进等作用都没能体现,庞大的家装行业自然不能例外。

行业的松散和混乱,主要表现在对企业的和对从业人员的。家装企业没有明确的准入门槛,资质乱,条件欠明确。不少资质等级高的企业,其实就高在注册时的高明,事实上和其它企业没啥区别。而对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也显得十分的苍白,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就以设计为例,只要会使用CAD绘图软件者即可称“设计师”,所谓的“高级”、“精英”全是企业随意自封头衔,北京还有家装公司的“设计师”不叫“设计师”,他们干脆称“院士”。家装行业的从业资格就这么简单获得,没有学历要求,无须进行资格考试。在拔高了这个行业以后,行业的滞后就导致了混乱的出现。继而导致了家装市场的鱼龙混杂,装修公司良莠不齐,低报价多增项,材料以次充好,骗一笔就走人等坑蒙拐骗现象大量存在,造成对家装行业信任度每况愈下。

企业“错”,大而难强

我国的家装行业从无到有,至今也已十几个年头,从早期的个人承担装修业务开始,最明确的就是技术流程,先做啥后做啥都不会有错,而把手艺活搬到在下来做,问题就多起来了。家装企业做不大或做不强,和从业者们的错误是分不开的。

一招致胜,错之一。在家装业称之为大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扩张第一,以有多少家分公司为卖点。许多家装公司离开大本营就水土不服,分公司按总公司制定的模式运行,特别是模式的总部版本“克隆”,完全忽略不同区域市场的特异性。加上许多“成功”的模式本身就有问题,如缺乏战略性、持久性、灵活性等,优势只在于短期内的业务量上升。生搬硬套式的扩张,使得许多分公司难以适应当地市场。此外,对连锁经营的粗泛也使得总部处于被动,屡遭侵害。

漠视,错之二。绝大多数的家装公司在人才配置上出现错误,在家装公司里,工程技术人员往往难有一席之地,更不用说人员在公司里能有最高待遇,导致真正的精英对家装业退避三舍。反之,设计人员在家装公司是收入最高的,与设计人员的收入比差很大。部门也成为公司的附属机构,可有可无地存在着。这种现象在其他行业是不多见的。

在渠道上家装公司是广种薄收的,难见其渠道的精致,不同企业的方法几乎雷同,许多家装公司的倒闭都是因为的错位和惨败而饿死。由于人才的奇缺,家装公司对市场变化往往反应迟钝,甚至无所适从。

肤浅,错之三。许多家装公司制定出厚厚的一本规章制度,涉及面也包扩了装修的整个流程。但行之有效的制度却不多,最为突出的是对人的,没有可行的有效措施。尽管在行业大环境不利于企业的,但企业自身对的陌生还是很致命的。

在所有行业中,没有一个行业的企业员工与家装公司的员工一样,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忠诚度都低到极点。“设计师”把公司的客户挖到外面自己去做,以“帮助客户”的名义在购买建材中大吃会扣,更有甚者不是以建材质量好坏为标准,而是以建材商的回扣高低为引导客户的标准。许多老板无奈地表示“不挖公司墙脚”的就是好员工,一些公司干脆和设计师形成“建材回扣”的利益共同体,把回扣当作利润来源之一。施工部门的员工也是如此,许多施工人员在现场挖公司墙脚,利用工地为自己揽活。这些现象在业内是普遍存在的,许多老板认为这是不败可逆转的行业通病,几乎没有从技术与模式上去寻求突破,而是任其公司越大漏洞越多的现象长期存在。

偏离中心,错之四。许多企业还是高举“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宗旨牌,家装公司模式的特殊性,使经济效益的追求愈发直接化。许多家装公司把自己包装得极其完美,只要有人发牌子的活动一个不漏的参与,在对外业务活动中,总是打着“强、大”的旗号,总以为这样就是可以信任的大企业。实际上,家装公司对利益的研究很缺乏,“强、大”的卖点早被许多家装公司卷款潜逃给废了,加上装修是一项持续时间较长的事务,涉及技术项目多,服务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早期以自我为中心的宣传往往成为客户的话柄。许多促销活动只有价格取胜当绝招,而价格这把双刃剑最容易伤着家装公司自己,利润少了,服务的成本就成为企业的负担和亏损。现在看来,不以利益为中心的企业,他是很难实现自己的经济效益的,更难以为长期目标带来好处。

对于家装行业与市场的规范,至今仍是一个被业内人士屡屡提起的话题,笔者无须赘述,相信会有变无序为有序的一天。愿本文对家装企业的几句挑刺话语,能对相关企业的变革成为逆耳忠言。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如何挑选装修公司,大数据来帮你!

免费设计在线报价

结合当地市场,大数据实时分析计算

手机版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