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装修网

400-680-0011

装饰公司

  • 装饰公司
  • 家居建材
  • 设计师
  • 工长工人
  • 效果图
  • 搜文章
  • 搜产品
  • 搜视频
如何挑选装修公司,大数据来帮你!

安庆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安庆谯楼

来自:安庆装饰网日期:2016-08-23 15:59:50
安庆家喻户晓的迎江寺、振风塔,尽管它们非常著名、非常雄伟,数百年来堪称这座城市的标志,但实际上,它们都算不上安庆最完整、最古老的古建筑。安庆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要数屹立在司下坡之上,似雄关,似城楼式建筑——安庆谯楼。

在介绍安庆谯楼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谯楼”吧!

谯楼,是指古代城门上建造的用以高望的楼。主要指城门上的瞭望楼。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诏诸郡县治城郭,起谯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

唐彦谦 《叙别》诗:“谯楼夜促莲花漏,树阴摇月蛟螭走。”

《西游记》第六二回:“此时满天星月光辉,谯楼上更鼓齐发。”

郭风 《我与散文诗》:“我忽地想念起故乡县城里的那一座谯楼来。”

谯楼鼓角晚连营。世之筑城,必建谯楼。此乃汉之遗风。

谯楼内每悬巨钟,昏晓撞击,使臣民闻之而生儆惕之心。天下晨昏钟声,数皆一百零八,而声之缓急、节奏,随方各殊。

杭州歌曰:“前发三十六,后发三十六,中发三十六,声急通共一百八声息。”

蓟州歌曰:“紧十八,慢十八,六遍凑成一百八。”

益州歌曰:“前击七,后击八,中间十八徐徐发,更兼临后击三声,三通凑成一百八。”

此三种击法,为天下南北谯楼鸣钟击奏之蓝本。

击钟之数,为何一百零八,此乃暗合一年气候节律也,盖一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三者相加,正得此数。释氏念珠亦一百零八,转借此义也。又紫禁城谯楼每次击钟前,必先奏以画角三曲。曲有三弄,乃曹子建所撰。初弄曰:“为君难,为臣亦难,难又难。”次弄曰:“创业难,守成亦难,难又难。”三弄曰:“起家难,保家亦难,难又难。”此画角三弄,盖提醒君臣,不忘创业守成之义,一言一行,必欲尽忠国事。(摘自熊召政著《张居正》第四卷《火凤凰》)

若是有人问:“安庆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是哪里?”大多数市民会说家喻户晓的迎江寺,或尽人皆知的振风塔,尽管它们非常著名、非常雄伟,数百年来堪称我们这座城市的标志,但实际上,它们都算不上最完整、最古老的古建筑。而真正获此殊荣的是屹立在司下坡之上,似雄关,似城楼式建筑——安庆谯楼。

安庆谯楼有600多年的历史,历经4次修葺。据史料记载,早在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安庆就建有谯楼,后在朱元璋与陈友谅两军交战时被毁;明朝洪武元年重建,并将其作为知府衙署的望楼;乾隆年间,安徽布政使司由江宁移至安庆,谯楼又进行大规模修葺扩建,此后一直作为司署之所。谯楼当之无愧地成为安徽建省的标志性建筑。目前保存的双檐楼阁谯楼,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由安徽布政使吴坤修牵头修建的。到今年已经历139年的风雨。

安庆谯楼

安庆谯楼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安庆谯楼”为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的安庆谯楼初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清初,知府王延宾加以修葺,是知府衙署大门前的望楼。下为拱形门洞,深约20多米。上为双檐楼阁,气势雄伟。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原驻南京(江宁)的安徽布政司,移至安庆,即以安庆府署为司署(俗称藩台衙门)并加以扩充。       

咸丰年间毁于兵焚,而谯楼独存,同治六年(1867)布政司吴坤修重修,题写“白日青天”四字刻石,嵌于楼外门洞之上。

安庆谯楼正面 “白日青天” 门额

安庆谯楼正面 “白日青天” 门额,清吴坤修题

民国十一年(1922),安徽省第一任省长许世英,把谯楼当作自己的办公地点,许调离以后,谯楼又曾作为当时财政厅的所在地。随后谯楼又归迎江寺,在如今的谯楼上还有“阅经楼”的字样。 

安庆谯楼背面“阅经楼” 门额

安庆谯楼背面“阅经楼” 门额,民国许世英题

民国建立后,包括谯楼在内的安徽布政使司,被习惯的称为“旧藩署”或“旧藩司”(藩司是清代对布政使司的另一种称呼)。民国三年(1914)这里改为民国安徽财政厅署,民国十年,省长聂宪藩以“图书馆为全省文化枢纽,非适中地点不足以壮观瞻,遂令以旧藩署正中新盖楼房及天柱阁花园等处”划为安徽省立图书馆馆址,财政厅则搬到了旧臬司(清代按察使司,今吴越街)。从1921至1937年的17年间,安徽省立图书馆都在安庆城内这一中心地点办馆,铸就了民国安徽省图最辉煌的时期。

安庆谯楼上看安庆一中 

从安庆谯楼上看安庆一中操场

最早在谯楼创办学校的,是开安徽近代中等教育先河的全皖中学。全皖中学创办于1912年3月,首任校长为葛襄,先期召甲乙丙丁四班共60人,设有外国语,地理,数学,博物等新课程,后又开物理、化学、法制、经济等。中间因军阀混战一度停办。1915年学生规模扩大到200余人,校址也东迁到高等学堂旧址。后经多次演变,最后定名为安徽省立第一初级中学,1928年并入安徽省立第一中学(现安庆一中)。安庆一中校史将其源头分为三支,此为重要的一支。 1949年解放后,谯楼包括后面大院,一直为池州军分区部队所用。1990年5月,谯楼又先后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谯楼与安庆一中毗邻而居,正因为有了谯楼的所在,在其旁边的安庆一中也多了一份文化底蕴。

安庆谯楼石狮柔情似水

安庆谯楼石狮——柔情似水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如何挑选装修公司,大数据来帮你!

免费设计在线报价

结合当地市场,大数据实时分析计算

手机版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