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樾故居
吴樾故居,位于桐城老城区延陵巷内,坐北朝南,该建筑原有前厅、后厅、厢房、后院等,今保存其书房、卧室等五间平房,面阔19米,进深三间,长5.2米,面积187平方米。整组建筑砖木结构,两坡瓦顶,前设檐廊,撑拱承檐,室内前后开窗,风格简洁淡雅。
吴樾(1878—1905),字梦霞,一作孟侠,桐城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入保定高等学堂,广结爱国志士,投身民主革命。光绪二十九年(1903),任教于两江公学,协办《直隶白话报》。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保定入北京车站,炸清政府出国考察宪政五大臣,自身殉难,年仅28岁。吴越牺牲后,清廷为了永远让他戴上枷锁,便在越字旁加上一个木字,其实,这更让人们看清大清王朝的腐朽与没落,看到吴樾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迈。
民国二年(1913),吴樾胞弟吴楚扶柩南归,葬于安庆西门外平头山。孙中山先生亲撰祭文“爰有吴君,奋力一掷”,委托安徽省都督孙毓筠代为祭奠。民国十八年(1929),安庆辟“吴樾街”,之后桐城故里建“吴樾祠”,城关镇改“孟侠镇”,办“孟侠中学”、“孟侠小学”以示纪念。
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吴樾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