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买单
一年几千场“好戏”送给群众
“就爱看黄梅大戏,看到现场演出,更过瘾。”8月23日晚,潜山县水吼镇水吼村旅游商贸区休闲广场上,近千名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在夏末秋初的习习凉风里兴致盎然地观赏大型古装黄梅戏《两世情缘》。
原来,2015年“送戏进万村”来了。
“送戏进万村”于去年正式启动,每个行政村每村送戏1场,政府买单,招标选定演出剧团,把舞台搭在乡间,唱给老百姓听,演给老百姓看。群众足不出“乡”就能在家门口免费观看一场高质量的大戏演出。截至8月底,今年全市累计完成“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1454场。
“送戏进万村”只是我市推动黄梅戏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我市采取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通过公开招投标,购买国有院团、民营剧团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展“送戏进万村”、文化下基层“四进”、农民文化乐园巡演、获奖小戏进社区、黄梅戏电影广场大放送等活动,保证全市每个行政村每年演出一场以上正规大戏。同时,组织专业工作者、文化辅导员和文化志愿者深入城乡基层开展黄梅戏文艺辅导,提高黄梅戏爱好者表演水平和欣赏能力。
在送戏的过程中。太湖县将政府“送戏”变为老百姓“点戏”。演出之前,演出院团拟定多套节目单,让村民们选择自己最想看、最喜欢看的节目,再进村演出。岳西县改变以往演出模式,在送戏的同时邀请并辅导当地有特长的群众编排节目参与表演,台上台下互动,老百姓乐在其中。
“把戏送到群众身边,是一种传播的过程,它让老百姓近距离接触黄梅戏,也让孕育黄梅戏生长的土壤更加肥沃。”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
戏迷唱戏
把黄梅戏人气带起来
最近,因为要负责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八方贺黄梅”--全国戏迷联谊会的联络和组织,市戏迷联谊会的会长查金炳忙坏了。
从2008年成立至今,市戏迷联谊会每年都会组织全国的戏迷开展联谊活动。所以,“八方贺黄梅”的通知一发出,就得到了全国戏迷的热烈响应。
“戏迷联谊会就是为了宣传安庆、宣传黄梅戏而存在的,同时,为广大戏迷提供一个平台,学习黄梅戏,再免费演给老百姓看。”查金炳说,戏迷联谊会现在的会员已经发展到100多人,其中不乏有90后的年轻戏迷,“有了这些热爱黄梅的新生力量,黄梅戏才能长盛不衰。”
为凝聚社会资源和戏迷人气,近几年,我市积极组织成立安庆市戏迷联谊会、黄梅戏戏迷协会、安徽再芬黄梅戏友会、市文化馆群星黄梅戏艺术团等黄梅戏社团组织,开放公共文化场馆,专门开设戏迷活动日、黄梅戏培训班等免费服务项目,规范引导开展黄梅戏传唱活动,带动黄梅戏爱好者唱响黄梅戏。
黄梅戏进校园
传承播下希望的种子
穿上小戏服、跟上黄梅调,走步、甩秀、转身,再定位,投递一个眼神,一招一式稚气又熟练,好一朵绽放的黄梅小花。
下午放学,四照园小学黄梅戏工作室开始热闹起来。孩子们唱起来、舞起来,黄梅音飘满校园。
2007年,全市启动“黄梅戏进校园”素质教育系统工程。四照园小学借机将黄梅戏请进校园。音乐课上,学生们不仅能学到《打猪草》、《天仙配》等传统黄梅戏经典唱段或黄梅新歌,黄梅戏初步知识,还了解了黄梅戏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黄梅戏工作室里,热爱黄梅戏的学生还将系统地学习黄梅戏的唱腔、身段。几年下来,已经有许多"小黄梅"从学校走上黄梅戏的舞台。
“艺术传承从娃娃抓起,在培育黄梅戏接班人和受众群的同时,也提高了素质教育的水平。”校长李卓介绍说。
黄梅戏传承发展需要新鲜血液的补给。为了让更多年轻一代认识、喜爱黄梅戏,近几年,我市积极开展"黄梅戏"进校园活动。安庆师范学院开设黄梅戏公选课,引起学生选课热潮;向中小学捐赠地方教材《黄梅戏》9000余本;完成教材《黄梅戏经典唱段(80首)》整理出版工作;协调文化、教育、学院等部门单位联合开展《黄梅戏》、《黄梅戏唱腔选段》等地方教材进校园活动······
黄梅戏唱响校园,也播下了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