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消费下滑滑轮滑板受热捧
90后群体对消费格局影响越来越大
连续四年下滑,方便面在难以抹掉的“不健康”标签下,也受到了消费群体变化的影响。在一些90后看来,泡方便面的整个过程,可能比手机上点个外卖还要麻烦。
开始“奔三”的90后已逐渐成长为消费升级的中坚力量。他们不喜欢被定义,也不崇尚任何标签,追求的是真正的个性化消费。
年轻人正在告别乒乓球
张鹤峰今年32岁,曾入选过乒乓球市队的他目前在六安大市场经营一家体育用品店。
“年轻人正在告别乒乓球。”他告诉安徽商报记者,来自己店里选购与乒乓球相关器械的多数在30岁以上。“想想也很好理解,我们小时候跟爸妈一起目睹的邓亚萍等大神级人物,90后多数无感。”
他感叹:“即便同样完成了大满贯,张继科和马龙红的程度远远比不上当年的刘国梁和孔令辉。当年是万人空巷看决赛,现在大家可能只是在微信上看看新闻。”
年轻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刘翔这一代的运动员。根据八月长安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最好的我们》今年在爱奇艺热播,电视剧开篇就是振华高中的学生们偷偷在教室里收看2004年刘翔在雅典夺冠的情节。这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张鹤峰认为:年轻人们更喜欢热血、直观的体育项目。在他的店里,卖得最好的单品是篮球和哑铃等肌肉训练的器械,购买者主要是90后和00后。他同时提到:有两类运动器材销量显著增加,一种是跑步机等有氧训练的器械,购买者主要是“大叔”和“大妈”;另一类则是滑轮滑板类等极限运动产品,而这可是“小鲜肉”们的心水之选。
90后妈妈更关注美
“相较于80后的妈妈,90后妈妈更关注美。”合肥经开区一家母婴用品店的工作人员钟霞告诉记者。
钟霞自己也是90后。她的理念是:当妈也不能放弃自己,也要穿漂漂亮亮的衣服。“相对而言,成熟妈妈绝大多数精力都在宝宝身上,关注自己很少。即使关注,这里面也有差别:成熟妈妈把更多钱花在营养和健康方面,也是为了自己,需要更好地补充自己的营养,恢复自己的健康;年轻一点的妈妈则重视穿着和身材的恢复。”
在经开区的菲儿健身俱乐部内,不少年轻人正在这里跑步、骑单车和练习搏击。和美容美发一样,健身会所也属于提前消费的行业,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健身房,一张年卡的报价就接近2000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90后、00后已经成为健身房的主力军。
高级私人教练沈秀一直在这里采用一对一的形式教授人们各种健身技巧,每小时的价格在200至300元之间。在她的学员中,90后和00后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在这一代的年轻人的理念里,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身材好,为此他们愿意付出时间和金钱。”
伴着手机的一代人
如果说80后是伴着鼠标的一代,那么90后就是伴着手机的一代。
曹正琦是一名外卖骑手,每日为订餐品牌“饿了么”服务,每天20到30单的生意,餐点是一天最忙的时候。他告诉记者:他们的服务对象中,绝大多数是90后和00后。“现在的年轻人不仅仅要填饱肚子,更钟爱小众餐饮。那种有点风格的小店,我们接单最多。”
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日前发布的最新统计分析显示,在外卖业全面崛起的大背景下,目前我国方便面产业已是连续第四年下滑,而且调整还在继续。究其原因,“先不说味道和健康,泡方便面的整个过程可能比手机上点个外卖还要麻烦。”“对于年轻人来说,PC端可能一天会上一次、两次,但是移动端可能是一次、两次、更多次,然后每次打开一两分钟。他们的购物高峰时段都是饭前饭后,特别是下午,这是网购高峰时期。”一家淘宝店主告诉记者。
网络游戏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后面拖了两个,你上啊!”晚上十一点,在苏打绿的歌声中,“水木网咖”的包夜正式开始了,尖叫声此起彼伏。环顾整个网吧,八九十台机器中几乎全被90后所占据,而绝大多数屏幕都闪烁着“英雄联盟”的光芒。
黎睿今年刚上大三,是“英雄联盟”的资深玩家之一。9月21日,他已经连续战斗了六个小时。“本来晚上不打算来了,但是朋友在QQ群召唤,还是来了。”
说起英雄联盟,黎睿说:“这是病,但是治不好。”实际上在国内,年轻人从事“电子竞技”的大环境已经宽松很多。网游已经成长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90后已经成为网游行业必须进一步开发拓展的群体。调查数据显示:90后网游用户已有1亿左右的规模,他们从小在网络环境下长大,习惯于在网上进行娱乐休闲,比80后有更高的游戏黏性,拥有相当可观的消费能力与潜力。
IP故事滋养“网生代”
80后徐飞常常面对电影院的排片表和电视屏幕一声叹息:“全都是玄幻仙侠剧,属于‘90后’的IP,这不是最关键的,主要是审美和价值观也是他们的。”
中影国际影城,售票窗口稀稀落落,年轻人们都围在自动取票机前取网络购票,《七月与安生》正在热映,这是由70后女作家安妮宝贝的知名小说《七月与安生》衍生出来的大IP。“90后”被认为是当前电视剧的主要收视人群,仍然和IP密切相关。“90后”被称为是“网生代”。他们的生活方式以网络为基础,他们的阅读经历、故事记忆和情感体验,恰好是被IP故事所滋养出来的。
一位90后告诉记者:“我承认,看电视剧开弹幕,追逐电视剧中的同款产品,在B站上吐槽交流,对二次元文化情有独钟,都是我们的日常。”但她同时也反感目前影视剧的IP狂潮:“这都是商业规则,我们90后不喜欢被定义,我们也不崇尚任何标签,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个性化消费。”(安徽商报天下徽商周刊 梁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