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合铜公路陈瑶湖镇段
从铜陵过桥到达枞阳,经过的第一个镇就是老洲。
这是一个拥有7万多人的沿江小镇,水运是当地人的主要谋生手段。最近20余年,老洲成为承接皖江南北陆路、水路的交通重镇,也是枞阳22个乡镇中发展较好的一个。
因为1998年发洪水,陈铭的家从江北岸边搬到了镇上。在他的印象中,这些年镇上几乎没有变化,反倒是相邻的普济圩农场,面貌和从前大有不同。
普济圩农场建于1949年4月,此前由安徽省农垦局接管。2012年7月,该农场整建制划归铜陵。
3年时间过去,曾经的普济圩农场中学完成了翻新修建,农场区域内的白色单元楼拔地而起,路灯、绿化和健身设施也悉数出现。
陈铭开车行驶在路上,很轻易就能分辨出哪段是老洲,哪段是普济圩。老洲的路时常有颠簸,开到普济圩,马上感觉平坦许多。
从老洲镇沿着合铜公路向西,是肖正(化名)的家乡陈瑶湖镇。它同样位于枞阳东部,面积87.8平方公里,人口约5.1万。
肖正在合肥工作,平时很少回家,原因之一是交通不便。从合肥回到他要去的村子,下了高速还要再转三次车,最后一段必须坐城里已经几乎见不到的“马自达”(即电动三轮车)。
在肖正看来,家乡这些年发展缓慢的制约性因素,就是交通不便。
“全县只有1条高速和3条省道,国道还没有通。”他告诉澎湃新闻,1998年上高中,坐中巴车去学校就要花半天时间。
肖正的高中在枞阳西边的浮山镇,距离陈瑶湖镇大约50公里。除了合铜公路的10公里较为顺畅,剩下40公里大都是水泥路和石子路。因为颠簸和转弯过多,有的女同学还会晕车呕吐。
合铜公路(S103省道),这是对肖正乃至整个枞阳东部乡镇都有特殊意义的一条道路。
它北起合肥,南至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全长136公里,新建里程124公里,共耗资3.5亿元,初建时为二级汽车专用公路。
第一次看见它,肖正才11岁,公路建设尚正处于最后的决战阶段。“原来一条路可以修得那么宽!”虽然心中头一回对“大路”有了直观印象,但这条路给肖正家乡带来的变化,还是有些出乎意料的。
变化始于1994年,金秋10月,合铜公路正式通车。
此前,从陈瑶湖等东部乡镇去铜陵,只能绕道老枞北路(枞阳至北埂渡口),经由轮渡过江。这一方式不仅运力有限,同时还绕着陈瑶湖走了一大圈,费时费力,客观上降低了东部乡镇居民前往铜陵的热情。
合铜公路及后来的合铜黄高速开通后,与铜陵长江大桥相连,像一根纽带,系起大江南北。
自那以后,枞阳东部乡镇与铜陵的往来日益频繁。两地交通的便利性,以及东部乡镇伴随经济实力同步增长的决策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枞阳东向铜陵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