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枞阳北埂轮渡码头旧址,如今这里有一个小型造船厂
也许出乎预料,但情况确实如此——一个小小县城的区划调整,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
有铜陵知情人士对澎湃新闻透露,有关江北区划的问题,讨论了将近三十年。早些时候,枞阳东部乡镇和普济圩农场的有关领导还向省里表达过划归铜陵的意愿。
主动背后总有驱动。
枞阳1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位于县域东部的老洲、陈瑶湖、横埠等5个乡镇离铜陵最近,去铜陵市区车程均在1小时以内。
对这些乡镇的80后、90后甚至更年轻的一代来说,他们可能出生在铜陵的医院、周末去铜陵逛街看电影、毕业后选择在铜陵工作。
在年纪稍长的人们心里,铜陵满足了他们对城市的向往和认知。
这座位于安徽省中南部的沿江城市,1956年建市,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
曾经兴盛的铜矿开发让这里早早成为一座移民城市。如果在夏夜的某个街边大排档,你可以听到东北口音、上海口音以及各种听起来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安徽话。
“铜陵的枞阳人起码有三分之一吧……”驾校教练何维(化名)在铜陵生活已经20多年。何维的家乡也在枞阳老洲镇。上世纪90年代初,20岁出头的他从江北到江南,成为铜陵某国企的一名职工。
当时的铜陵,正朝气蓬勃、洋溢着一股改革之风。此前的1991年11月14日,在时任铜陵市长汪洋的力推下,一篇署名为龚声的4000多字长文《醒来,铜陵!》在《铜陵日报》发表。
“改革大潮澎湃。历史不允许我们再躺在产品经济上酣睡了。”文章散发的深度和力度,在整个铜陵引起强烈反响。
1992年1月4日,《经济日报》转载了这篇文章,并连续发表题为《醒来,不只是铜陵》的成组报道和4篇评论员文章,一夜之间将铜陵推向全国。
很快,铜陵的思想解放大讨论由理论转到实践,一场旨在彻底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旧体制的改革全面启动。
刚刚从农村走出来的何维,还无法对那场改革有太多体会。摆在他面前的实际是,如何在城乡壁垒分明的社会中,迅速站稳脚跟?
最终,一纸户口起了关键作用。何维回忆,他当时花了4500元“买了”一个铜陵的城市户口。有了城市户口,他才得以在企业顺利转正、享受城市职工社保待遇、甚至还赶上了最后一批福利分房。
何维的经历,也是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段“插曲”。
俞德鹏在其著作《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一书中提到:城镇非农业户口买卖曾风行一时。1992年4月以来,全国多个省份都出现了以建设城镇集资为名,明码标价,公开或变相出卖城镇非农业户口的现象。多数地区一个“农转非”户口为4000-8000元,河南省多在10000-15000元。
有关部门统计,到1993年年底为止,全国大约有300万农民购买了城镇非农业户口,城市政府收款约为250亿元。
不过,“买户口”之风很快被中央叫停。它留给枞阳人的记忆,就像一把改变命运的钥匙。
多位来自枞阳东部乡镇的居民坦言,四五千元在当时并非一般农村家庭能承受,但身边还是有不少人想办法去购买。距离近、厂矿多、就业机会也相对较多的铜陵显然是不错的选择。